湖北导考景点导游词怎么写集合5篇

| 导游词怎么写 |

【www.lynxpwc.com--导游词怎么写】

【篇1】湖北导考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旅客朋友们:

神农顶景区位于神农架西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级景区,是湖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该旅游区以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三峡双神线为依托,以森林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神农顶风景区为国家级自然核心保护区。

区内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区内以原始洪荒特点着称,高山草甸绵延千里,箭竹林遮天蔽日,高山石林突兀阴森,冷杉刺破苍天,杜鹃争艳夺目,更有众多珍禽猛兽出没其间,自然造化之地形迷宫,光怪陆离,给这一方天空披上浓厚的神秘之纱。面积105.7万亩,内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六座山峰共同构成了华中屋脊,成为长江和汉水在湖北境内的分水岭,起着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水土保持等重要作用。

神农顶终年雾霭茫茫,岩石裸露,长有苔藓和蕨类植物,山腰上则分布着箭竹林带、冷杉林带和高山杜鹃林带。植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它的主要景点:华中第一峰―神农顶、金丝猴活动区―金猴岭原始森林、“野人”梦苑、神农第一景―风景垭石林、野人寻踪地―板壁岩石林、猴子石、太子垭、保护区瞭望塔等。主要景观有高山草甸、高山杜鹃林、原始冷杉林、珍贵草药等。这里又是地质博物馆,不仅有喀斯特地貌和古冰川侵蚀遗迹,还能在崇山峻岭中找到地球历次造山运动的痕迹:有元古纪、震旦纪的标准地质剖面,有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石化群。

境内的山峰、峡谷高低悬殊,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最低点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高差竟达2700余米,是最具特点的地质地貌景观汇集地。

【篇2】湖北导考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__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我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我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x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是功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咳嗽蔽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p>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篇3】湖北导考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王承松,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是直接叫我的名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汉的市花。接下来我带大家浏览的是坐落在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是一家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接下来大家就凭手上的门票跟随我进馆去参观吧,

现在我们正前方的是博物馆的三座主要建筑,如果从高空俯瞰,他们呈现一个品字形的格局,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建筑风格。位于我们左手边的是楚文化馆,中间的是综合陈列馆,右边的是编钟演奏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楚文化馆参观。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楚文化馆,馆内的这面墙展示的是楚国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符号了么?可以猜一下它是什么字,它是一个“水”字,周围的是四个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简上,其大意讲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论。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在荆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越国的国王佩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呢?目前历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说是作为楚越两国连姻的嫁妆带到楚国来的,另一说是楚国发兵攻打越国时作为战利品带到楚国来的,这把剑因为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越国高超的铸剑技术。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二件镇馆之宝,位于综合陈列馆的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编钟是1978年于随州出土的,随州在古文献记载中属随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位曾国国君的墓出现呢?历史学家们考证出曾国和随国的姓氏、疆域、年代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随为“一国两名”的判断,但是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曾侯乙编钟已经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每件铜钟敲打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被称为“一钟双音”,也许是铸造过于复杂的缘故,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三件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梅瓶的形状,肚子很大口很小,这就好比我们做人要想成功,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第二守口如瓶,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一件在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来装酒的容器,后来因为体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渐渐转变为陈设观赏用的艺术瓷。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件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在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也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各位游客,今天下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在参观浏览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导游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篇4】湖北导考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麻城龟峰山风景区的导游,今天很高兴由我带领大家一同走进麻城,一同走进龟峰山,一同走进那美誉神州大地的杜鹃花海。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正在崛起的中部新兴城市——麻城,是一座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城。它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全市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麻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隋开皇十八年设县治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明代的麻城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寓居麻城著书讲学16载,有136名文武进士入朝为官,史称“麻城现象”;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麻城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麻城“孝感乡”为明清移民圣地;近代的麻城是“黄麻起义”策源地,中国红军之源,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八军两支中国红军主力部队;当代的麻城是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和大别山旅游门户城市,20__年4月,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从此“红杜鹃,美麻城”红动春天,天下闻名;麻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麻城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别山,面向大武汉。一市跨三省,枢纽通天下。其中纵跨大江南北的京九铁路、大广高速与横贯神州东西的沪汉蓉快速铁路、沪蓉高速四条国家高等级主干干道在麻城呈“井”字交汇,麻城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麻城资源富集,物产驰名,已形成汽车配件、旅游服务、商贸物流、优质农产品加工、高素质劳动力培训“五大基地”,全市特色农业形成了“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油茶之乡”、蔬菜产业、畜牧产业、桑茶药产业等“三乡三业”。麻城可谓享天时之惠,占地利之优,得人和之盛。近年来,麻城经济社会迈上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全省县域经济进位最快的县市之一。

近年来,麻城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旅游事业的高度重视,逐步在全市形成“三山一村一线一大片”的旅游板块,已成功打造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龟峰山、麻城烈士陵园,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中华巨龙—明山水库等经典景区,今年四月又一张靓丽的名片“中国映山红第一城”花落麻城。作为全市旅游事业的龙头—龟峰山,已走出湖北,叫响全国,面向世界。一路上我们不知不觉已来到了龟峰山风景区。景区自20__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获得了:国家AAA级景区、国家AAAA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先进旅游景区、省级优秀旅游景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这些成绩的取得,被众多媒体称为“龟峰山速度”、“龟峰山现象”。

龟峰山是长寿之山,杜鹃之山。它位于麻城东部山区,距离武汉市区120公里,麻城市区27公里。主要由神奇的龟峰、雄伟的龟背以及形象逼真的龟尾等九座山峰组成,最高海拔1320米,规划总面积73.6平方公里,从龟峰到龟尾全长16公里,宽7公里,人称“天下第一龟”。因其地形山势酷似一只昂首问天的巨型神龟而得名龟峰山。龟峰山禹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他的位置恰好处在大别山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北坡是南温带针叶与落叶混交林景观,而南坡则是北亚热带绿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年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7月份最好气温为23℃,盛夏时节是避暑纳凉的休闲胜地。景区以奇、险、峻、秀的自然景观和四季分明的春、夏、秋、冬景色吸引八方游客。春天,看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看龟峰旭日、踏青;夏日,休闲避暑,品岩绿新茶、看民俗风情表演;金秋,山上万紫千红、层林尽染,赏红叶、登高、采野果儿,其乐无穷;冬季,在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里踏雪寻梅。景区主要景点有神奇龟峰、万亩杜鹃花海、杜鹃花王、千年古寺—能仁寺、抗日石刻、唐王龙床、迎客松、升子井、春秋古战场—雁门寨、世界杜鹃盆景园等三十多处,有大小宾馆70多家,日接待游客6000多人。

【篇5】湖北导考景点导游词怎么写

各位旅客朋友们:

荆门是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西北部,北通京豫,南达湖广,东瞰吴越,西带川秦,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自商周以来,历代都在此设州置县,屯兵积粮,为兵家必争之地。荆门市为世界文化遗产——明代皇家陵寝明显陵所在地,辖京山县、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以及钟祥市、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高新区。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内,紧邻武汉城市圈,既占“两圈”地理之便,又享“两圈”政策之利,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城市之一。中国历史第一县权县建立于此,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荆门养育了一代楚辞文学家宋玉等历史人物,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典故。

夏商荆门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归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民国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

本文来源:http://www.lynxpwc.com/daoyouci/137955.html

    热门标签

    HOT